行业介绍

        实验动物是专门培育供实验用的动物,主要指作为医学、药学、生物学、兽医学等的科研、教学、医疗、鉴定、诊断、生物制品制造等需要为目的而驯养、繁殖、育成的动物。实验动物房是指适宜于饲养、繁育实验动物的建筑物。

        对不同级别的实验动物在动物房设计上和管理上则有不同的要求,无菌、已知菌以及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都需要在无菌或尽可能无菌的环境里饲养,这种环境,目前国际上通用称为屏障环境,即用一道屏障把动物与周围污染的环境隔开,就如胎鼠在母鼠子宫内一样。

环境种类

隔离系统:是在带有操作手套的容器中饲养动物的系统,用于饲养无菌动物和栖生动物,内部保持技微生物要求的100级的洁净度,但其设置的房间及操作人员不必按无菌室考虑。

屏障系统:把10000~100000级左右的无菌洁净室作为饲养室,主要用于无特殊病原体动物的长期饲养和繁殖。入室施行严格管理,如淋浴、换贴身衣服等

半屏障系统:放宽对屏障系统中人及物出入房间时的管理,平面组成大致与屏障系统相同。

层流架系统:笼具放在洁净的水平层流空气中。常用于小规模饲养,但在一般房间进行饲养、操作和处理时有被污染的危险性。可用于半屏障的补充。

开放系统:是对人、物、空气等进出房间均不施行消除污染的系统,但通常要进行某种程度的清洁管理。

消毒种类

汽态过氧化氢灭菌:过氧化氢(双氧水)自身是一种消毒剂,从过氧化氢的分子式中就可以完全免除有毒或有書的嫌疑,并且灭菌过程低温、低湿、快速,完全符合未来灭菌设备的发展方向。过氧化氢是一种高密度的氧化剂,具有放热分解成水蒸气和氧的特性,过氧化氢主要通过氧化作用灭菌,且分解后无残留毒性,汽态过氧化气(H202)灭菌分为过氧化氢蒸汽(HPV)灭菌技术和过氧化氢干雾(VHP)灭菌技术两种。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的杀菌能力随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因素变化,在环境温度20 ℃、相对湿度40%~60%时,效果好;在环境温度0 ℃时,辐射能力低于60%,相对湿度>60%,辐射能力降低。另外,杀菌能力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紫外灯的平均寿命为2000h左右。为了获得满意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就黑要对紫外灯的玻璃管、反射罩和使用寿命提出相应要求。此外,紫外灯的辐射强度随照射距离的增加而减弱。紫外线灭菌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如直接照射在眼睛上,会引起结膜炎或角膜炎等。WHO和欧盟GMP规定:由于紫外线灭菌效果有限,不得替代化学消毒;最终灭菌环节不能使用紫外照射法灭菌。

甲醛熏蒸灭菌:对洁净室气体进行消毒的传统办法是将消毒波通过蒸发来重蒸消毒,通常所用的消毒波有环氧乙烷、过氧乙酸、甲醛溶液等。以甲醛熏蒸灭菌为例,当湿度在65%左右、温度在24~40 ℃时,甲醛的消毒效果最好,其消毒灭菌原理主要是由于甲醛能破坏做生物的活性成分 而达到消毒的目的,通常将甲醛溶液倒入高活酸钾中对洁净室的空气进行消毒,这丰要是因为局经酸讯遇到中部后会释放大是的热、便用解感发弥得到空气当中,用蒸得具有强烈的刺激件气味、屋干高事件居物品,具有致瘟件。

臭氧消毒:臭氧(03)是有毒、淡蓝色、不稳定的极强氧化剂,相对气体密度为1.657。臭氧是一种广谱高效消毒剂,具有强烈的杀菌消毒作用。臭氧在常温下不稳定,极易分解成氧分子与氧原子,氧原子具有氧化性,能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从而将其杀死,其多余的氧原子会自动结合成氧分子,不会产生有毒的残留物,产生臭氧的原料是氧气与电能,通常由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臭氧属于有害气体,当浓度为6.25x10-6 molL(0.3 mg/)时,对眼、鼻、喉有刺激的感觉:当浓度为(6.25~62.5)x10-5 mol/L (3~30mg儿)时,会出现头疼及呼吸器官局部麻痹等症状;当臭氧浓度为3.125x10-4~1.25x10-3 molL(15~60 mq/)时,则对人体有危害。

行业照片